好的〜我真的感觉啊,埋线和三点都没有全切好,原来是为了切口小伤害小,但是眼睛里边组织在三点去脂肪的时候被拽的乱七八糟,脂肪格什么的都破坏了
转朋友的原创,很值得思考:*近对三点式重睑进行了一些反思,从原则上或者感情上讲,我都是很不喜欢用三点式或者埋线类方法的。我是一个重睑弧度控者,对重睑弧线流畅有着近乎强迫的苛求,而这点三点式和埋线法基本不能满足要求。只是现实中又有很多患者对切开有莫名的恐惧和对三点式的强烈需求,故也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但新近一些三点式重睑对*弧度的失控,让我对此术式保持警醒:一定要*慎用三点重睑成形术(患者对重睑弧度不敏感者除外)。尤其对以下三种情形要有坚持切开的决绝之心。这三点我将之称为三个陷阱。
所谓陷阱,表面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若你不经意,一踏上去,就会被无情坑埋的情形。
三点式重睑手术与切开法重睑手术在重睑设计的高度和弧度并无二致,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区别仅是上睑三段式疤痕和一整条重睑线疤痕的区别。但从操作医生角度看,两者实为天差地别,或者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三点的切开真正的仅是一个切开,由于小切口的限制,它不能清楚地分离出眶隔筋膜,睑板上缘,提上睑肌腱膜,ROOF脂肪垫,尤其对眼睑内侧的解剖结构分辨率更差,而这些解剖结构对重睑手术成形都是至关重要的结构。可以结论的是,三点式重睑的手术就是一把糊里糊涂的手术(就跟埋线法的情况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三点式手术*果好是因为患者条件好的缘故(患者面诊时上睑轻轻一压,即有*漂亮重睑线形态,平时贴双眼皮贴*果不错,她所缺的就是持久的重睑惯性),并不受手术医师控制,且更多的人跳进了陷阱,出现手术失控的状态
第一个陷阱,试图改变内侧重睑(即靠近内眼角的重睑)的走向。切开法手术甶于解剖清晰,靠近内眼角重睑的走向完全可控,而小切口对此处结构的分辨几乎无能为力,因此三点式内侧重睑的走向几乎都是依靠自身的的惯性在行走。试图改变此处的重睑走向注定是要失败的。但矛盾的是,国人由于普遍的内眦赘皮(蒙古皱襞,东亚蒙古人种的特点,内眼角被赘皮遮挡)的存在,内侧重睑普遍走成局促狭小的的窄开扇形,而漂亮的双眼皮手术更喜欢走成开放平行的态势,这时改变内侧重睑走向常常势在必行,此时如果你选择三点式,要小心第一个陷阱,因为对此你无能为力。如果你偏向虎山行,势必被坑埋。
第二个常见陷阱是上睑前后层错位现象。前后层分离错位现象在国人中很常见(如图)。*典型的临床判断就是患者上睑缘的睫毛退缩,藏到上睑下方的皮肤缘后,上睑睫毛被压向眼球角膜。前后层分离错位主要原因在于下垂眶隔筋膜的分隔作用,轮匝肌与睑板提上睑肌腱膜间的粘连受阻,紧张上提的睑板提上睑肌腱膜与相对松弛下垂的上睑皮肤发生错位,导致皮肤缘在睑缘下方。在三点式重睑成形中,这种分离错位现象将对重睑造成两方面重要影响。一是甶于小切口的限制,下垂的眶隔筋膜无法分离切除,同时妨碍了睑板上缘的识别和固定,导致重睑弧度的不可控性。二是同样由于切口的限制,无法做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粘连,无法形成重睑下唇皮肤的提拉,无法翻转出后压的睫毛。术后重睑下唇必然浅浮、臃肿,远期甚至消失。这种错位下若仍依从病人强行行三点法重睑术,势必被坑埋。
第三个陷阱是上睑皮肤多余现象。上睑皮肤过多的情况临床经常存在,过多的皮肤必然产生下垂,若积在重睑线上方,则会在术后掩盖或改变重睑弧度,若是堆于重睑下唇,则会在术后显现重睑下唇皮肤臃肿堆积的现象。由于三点成形本身没有去皮功能,因此术前必须仔细判断患者上睑皮肤状态,判断上睑是否松弛*,是否需要去皮,这个应成为是否采用三点重睑成形的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若该去皮时却犹豫不决,鲁莽强行三点成形,则不啻纵身跃入陷阱。
总之,三点式重睑只有在上睑菲薄、没有眶隔筋膜下垂,上睑弧度自身能够轻松延展到眼角而不需强行改变的情况下,三点式重睑才能无限接近于重睑切开的弧度,没有上述三个条件,三点式重睑就会失真。因为三点式重睑所能改变的东西并不多,只能算是一个马马虎虎的手术,想追求精致、科学的重睑成形,还得依靠切开。